【保溫裝飾板】目前一些既有公共建筑外墻、門窗等外圍護結構大多保溫隔熱效果差,尤其是大多賓館外窗仍為上世紀80~90年代的鋁合金窗、單玻塑鋼窗或單玻塑鋼窗和鋁合金窗組成雙層窗方式,傳熱系數都遠遠低于國家節能標準,保溫隔熱性能差。同時,外墻厚度和材質決定這些建筑物外墻傳熱系數按國家節能標準要求大多相差1至3倍以上。例如哈爾濱市上世紀80年代建設的490厚粘土實心磚墻體,其傳熱系數為1.65,而國家節能50%標準為0.52,相差3倍以上。又如上海市上世紀80年代建設的240粘土實心磚墻體其傳熱系數為3.37,而國家節能50%標準為<1.0,相差3倍以上,因而保溫效果差,室內溫度不穩定,無論采暖和空調都存在巨大的浪費。
外墻保溫改造過程是一個系統工程,不能孤立思考和處理某一環節或某一問題。應該從立項、熱工設計標準、適應個性工程的外保溫技術選擇、施工方案設計、施工組織、工程驗收、工程使用管理全面綜合策劃、實施。在策劃實施流程中,應注意到可能產生重要影響的一系列問題,以相應的技術措施預以規避。從而使外保溫改造投資不因盲目性和不合理性產生某種失誤。
外保溫技術應遵循的原則在外保溫改造中,選擇外保溫技術是**重要的技術決策。此步錯則會導致全盤皆錯,先確立正確外保溫技術選擇基本原則:用正確的外保溫技術理念評價、選擇外保溫技術系統,而不能簡單到只選擇外保溫材料。一項完善的外保溫技術應由一個單位以系統工程去研發形成,并由一個單位配套提供外保溫技術全部產品、施工方案、現場二次設計,全過程技術服務才能確保工程的正確施工和質量水平。反之,若只憑一份保溫材料產品檢測報告決定取舍而未建立工程技術理念,往往會造成無可挽回的損失。
隨著我國部分先進地區開始執行節能率達65%的第三步建筑節能標準,和公共建筑節能標準的實施,**近幾年國內還研發了擠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簡稱XPS)外保溫技術、膠粉聚苯顆粒復合型外保溫技術(EPS系列)以及聚氨酯(簡稱PU)高效外保溫技術,這些技術正在日益成熟,為許多高效節能建筑示范采用;但是應該注意的是:在工程應用擠壓聚苯板(XPS)系統時不能使用普通板和再生板,應該使用改進工藝后生產的墻體**板;而軟、硬泡聚氨酯(PU)技術目前僅以現場噴涂技術和**板或復合**板形式的薄抹灰粘貼板技術比較成熟。
與歐洲管理規范化,把外保溫系統作為一個整體進行認定的情況有所不同,我們的管理部門、生產、設計和施工應用單位在認定時還存在比較注意控制材料產品性能,而忽視按要求進行系統性能控制的傾向;生產、研究、施工行業還存在應用技術理論研究薄弱、工程經驗缺乏、實驗和驗證方法不統一的問題;相當數量的開發商對待建筑節能實施仍然抱應付和消極的態度,使得質次價低的產品在低價中標的做法下占有市場;**突出的就是各個環節不能嚴格按標準生產、銷售、施工的問題。
外墻外保溫工程或者叫外墻外保溫技術系統從工廠生產出來到達工程現場還是半成品,必須在現場經過施工環節才能**終形成外墻外保溫技術系統,因此系統的質量與施工質量有很大關系,而現在很多都是非專業隊伍施工,施工組織不規范、沒有專門的資質要求“,專業施工人員”并不掌握外保溫技術,加上監理環節也存在不規范的問題,無法保證外墻外保溫技術系統的現場施工質量始終處于受控狀態,也就無法保證外墻外保溫系統的工程質量。
統一檢測標準、檢測方法。目前在國內能按標準進行大型耐候試驗單位并不多,但因有利可圖便紛紛開展大型耐候試驗,結果因為試驗的方法和工作程序不統一,導致同廠家的同一種技術系統在不同試驗單位的結果不一致,這就為不成熟技術產品進入市場開了方便大門。
經過十余年的工程實踐,暴露出內保溫技術存在的一些缺點和問題:
1.“熱橋”難以解決、室內墻面出現結露發霉現象。在當前實踐中,周邊熱橋未作保溫處理的條件下,選用各種類型的30-50mm保溫層厚度是不能滿足節能標準要求的。因此,對墻體周邊熱橋需要認真對待。熱工設計規范要求,外墻保溫設計時應對熱橋內表面溫度進行驗算,使其內表面溫度達到不低于室內空氣露點溫度的要求。否則,應對熱橋部位采取保溫措施,保證此處不結露。
2.飾面層易出現開裂。內保溫板墻面出現裂縫是外圍護墻體受環境溫度影響發生變化而引起的。外圍護墻體由于晝夜和季節受室外氣溫和太陽輻射熱的影響而發生脹縮,而內墻保溫板基本不受這種室外影響,當室外溫度低于室內溫度時,外墻收縮的幅度比內保溫板的速度快,當室外氣溫高于室內氣溫時,外墻膨脹的速度高于內保溫板,這種反復形變使內保溫板處于一種不穩定的基礎上。
3.不便于居民二次裝修和布線、空調飾物等的固定。內保溫技術保溫層在主體墻內側,任何的孔洞、機械破壞等都會損壞保溫層構造,從而影響保溫層的保溫效果。而且,保溫材料的質地都比較松軟,不適合掛重物。
4.多占用使用面積。
5.不便于既有建筑的節能改造。
保溫裝飾板提供